考研手机网

报考指南
招生简章

2016年天津商业大学研究生考试自命题大纲——马克思主义学院

2015-09-22 14:28    天津商业大学

课程编号:711 课程名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一、考试的总体要求

  本考试科目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综合基础理论考试,要求考生能很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并能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分析问题。

  二、考试内容

  1.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内涵;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2.世界观与哲学基本问题;哲学派别区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可知论和不可知论、辩证法和形而上学;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及其意义;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人类社会物质性的表现;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

  3.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矛盾的共性和个性;质、量和度;辩证的否定观及其意义;归纳和演绎、分析和综合、从抽象到具体、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辩证思维方法。

  4.规律的客观性;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意识的本质和能动作用;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关系。

  5.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唯心主义认识论、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区别;实践在认识中的作用、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非理性在认识中的作用;认识运动的总规律;真理的客观性;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真理标准;价值及其特性;价值评价及其特点;真理和价值的区别与联系。

  6.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两种社会历史观;唯心史观的主要缺陷;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经济基本和上层建筑;国家的起源、本质和类型;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前进性和曲折性、必然性和历史选择性;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系统;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规律;社会发展的动力;历史的创造者;评价历史人物的原则。

  7.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资本的原始积累;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的区别;商品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及其相互关系;价值量的决定;价值形式的发展和货币的本质及影响;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意义;深化对劳动价值论的认识。

  8.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基本条件;资本的本质;劳动和劳动力的区别;资本主义所有制的本质;剩余价值生产的过程;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资本积累的实质和趋势;资本循环的形式和条件;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规律;工资的实质;利润和平均利润形成的过程;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和本质;

  9.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职能和本质;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及其本质。

  10.资本主义发展的阶段;垄断和竞争;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垄断利润和垄断价格;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垄断资本向世界的扩张;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经济全球化的动因和后果;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的表现、原因和实质;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资本主义必然为社会主义所替代的必然性。

  11.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无产阶级革命的手段和形式;无产阶级革命共同发生论和数国或一国首先胜利论;相对落后国家首先进入社会主义的问题;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的实质;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实质和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的领导地位。

  12.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展望未来社会的科学立场和方法;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的关系

  三、试卷题型及比例

  1、概念题(30分)

  2、简答题(60分)

  3、论述题(60分)

  四、考试形式及时间

  考试形式为笔试,考试时间为三小时。

  五、主要参考教材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重点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

课程编号:803 课程名称:中国化马克思主义

  一、考试的总体要求

  本考试科目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综合基础理论考试,要求考生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联系和区别,深刻理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成果及其主要内容。

  二、考试内容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成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含义、历史进程及其理论成果。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发展,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内容和意义,科学理解与时俱进,理论创新。

  3.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基本纲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历史必然性及其内容,革命道路理论的意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经验: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4.社会主义改造理论。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特点及其主要矛盾。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5.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重要意义。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和主要特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主要矛盾。“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7.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改革的性质及其依据。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对外开放的必然性、格局。

  8.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确立的依据,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多种分配制度并存,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统筹区域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9.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人民民主专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依法治国的基本内涵及其意义,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10.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基本方针,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1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含义、重要意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

  12.祖国完全统一。实现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及其在新形势下的重要发展。

  13.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国际形势的发展及特点。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1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力量。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内容和基本任务。

  1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的基本要求及其意义。党的建设是一项伟大的工程,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

  三、试卷题型及比例

  1.简答题(70分)

  2、论述题(80分)

  四、考试形式及时间

  考试形式为笔试,考试时间为三小时。

  五、主要参考教材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重点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

分享到:

相关资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