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手机网

考研政治
复习经验

2016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和鲜明特征

2015-05-04 11:14    考研教育网整理

  说明:☆☆☆☆☆:指命题重点、特别推荐的知识点,☆☆☆☆可能会命制一些选择题。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一、马克思主义的产生的经济社会根源、实践基础和思想渊源(☆☆☆☆☆)

  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它的产生有其深刻的经济社会根源、思想渊源和实践基础。

  首先,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

  其次,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益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的需求。

  最后,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和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

  二、马克思主义的创立(☆☆☆☆☆)

  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前人的成果,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实现了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马克思1845年春天写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马克思、恩格斯1844-1846年合写的《德意志意识形态》,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形成;1847年《哲学的贫困》和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公开问世。

  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

  一、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强大生命力的根源在于它的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这种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的和最鲜明的特征。

  二、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政治立场、理论品质和社会理想(☆☆☆☆)

  1.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

  3.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4.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想

  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分享到:

相关资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