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手机网

报考指南
考试动态

公考下跪VS考研下跪 网友反应咋不同

2011-03-16 15:30    新华网

  不同的下跪与分裂的规则意识

  3月13日,有网友发帖爆料称在浙江省温州市公务员考试平阳县的考场,一女考生下跪请求监考老师多给她1分钟的时间涂完机读卡。该女生坚持跪着涂完最后5道题后,被监考老师拒收,她再次下跪,并说如果不收她的试卷,就会去跳楼。温州市平阳职业教育中心教务处一位姓陈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件事已做出处理:监考老师向考务组进行了汇报,考务组向平阳县人事局、组织部进行了汇报,经过层层上报,最终可能按违规来处理,该考生的该科成绩或将作废。

  大家可能还记得不久前发生在西安的一起与考试有关的下跪事件,也是一位女生,不过那次是研究生(论坛) 入学考试。

  1月15日上午,参加研究生考试的西安考生陈晓原,因为忘带身份证,被监考老师拒之考场门外。为了能进教室参加考试,陈晓原两度下跪。但陈晓原的下跪没有撼动考试规则,她最终没能考试。据《华商报》报道,陕西省招生办确实规定,研究生考试考生必须携带准考证和身份证,迟到15分钟不得进入考场。

  西安的这次下跪事件被网友称作“考研(论坛) 下跪门”,为区别也为简单起见,我们不妨把温州的这次下跪事件称为“公考下跪门”。

  “考研下跪门”发生后,网络上甚至纸媒上,一种非常强烈的声音是认为“考研一跪,跪出了制度的冷酷”。评论者认为,仅仅因为忘带身份证,就被拒于考场之外,这对于年龄不小的陈姓考生来说,实在是太残酷了,她可能以后再也没有机会参加研究生考试了,这对她的一生来说,是莫大的遗憾;现有的制度不够人性化,对待特殊情况应该有所变通:“规则是死的,人是活的”。

  “公考下跪门”发生后,网络上的主流声音是认为“规则是残酷的,但是你必须遵守它”。批评规则不够人性化的声音很少,即使有,也会马上受到其他网友的批评。

  这就奇怪了,怎么同样是下跪,同样是面对考试规则,人们对待两次下跪的态度反差如此之大呢?

  第一种可能是:两次事件中,发出声音的是不同的人群。要知道,占老百姓最大多数的是永远是“沉默的大多数”,愿意发出声音的永远是少数人,而且,即使是愿意发出声音的人,也会对话题作出选择,感兴趣的就说一说,不感兴趣的就不说。两次事件中,可能正好是观点相反的人对两次事件各种发表了观点。所以,才会在两次事件中都发生了一边倒的现象。

  第二种可能是:人们根本无所谓规则意识,不过是面对不同的事情,随着自己的喜好,对之以不同的标准而已。实际上,生活中这样的人很多,他们判断事物的标准往往前后不一,看上去似乎毫无标准,但实际上却是有标准的,这个标准就是自己的好恶。他们同情辛苦的大龄考生,所以他们认为研究生考试的考场规则不够“人性化”;他们不喜欢公务员,所以他们认为不能对下跪的公务员“人性化”。

  实际上,第二种可能的可能性更大一些。且看这样一些有代表性的观点:“真考上了就该角色对换了”、“ 现在尚且如此跪求,那以后为达目的不知还会做出什么事情,不敢想像”。这些,实际上是出于对公务员的怨气而发。这其中的缘由,恐怕还是公务员队伍作为一个整体,在公众心目中形象不佳所致吧。当然,我们不可否认公务员中的大部分还是兢兢业业工作的,可是,层出不穷的贪官、高福利低效率工作状态、脸难看门难进的服务态度,都让公众不满。所以,人们认为必须对他们“狠”一点,再“狠”一点。

  当然,实际上,这其中还有一些人,至始至终都在坚持原则,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和“规则面前人人平等”。其实,即使是杀人犯,也可能并非穷凶极恶的人,他们也可能有令人无限同情的地方,但是,除了法律可能考虑从轻的情节外,可能法外开恩吗?一个有极端暴力倾向的人,当他仅仅是犯了个小案时,即使他已经表现出危险倾向,但是,除了法律允许范围内的防范和惩罚,可能给他额外的惩罚吗?

  “规则面前人人平等”可能会有各种遗憾,但一定可能减少更大的遗憾。因为,一旦在规则或法律上打开一个人情的口子,这个规则或法律很快便会形同虚设,并且成为走后门和拼爹游戏的战场,公平公共将永远没有实现的可能。

    点击查看更多高校考研调剂信息>>>    2012年考研高校复试分数线 >>>

    高校调剂信息发布>>>   个人调剂信息发布>>>

  • 学员381586: 今年我的一级建造师通过了,市政实务113分,感谢建设工程教育网,感谢齐锡晶老师。
  • 学员l370163191:2013年一级建造师3门公共课通过了,感谢建设工程教育网的齐锡晶老师!
  • 学员tanjw2002: 今天拿到监理工程师证书了。建设工程教育网的老师讲解很到位,感谢齐锡晶老师和王竹梅老师。
  • 分享到:

    相关资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