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手机网

报考指南
专业目录

2015考研管理综合真题及答案:逻辑推理二(网友版)

2014-12-28 13:23    考研教育网整理

导语:第一时间发布2015年考研管理综合真题,实时解析2015年研究生考试管理综合真题及答案。

第一页:初等数学

第二页:逻辑推理

第五页:写作

36.美国扁桃仁于上世纪70年代出口到我国,当时被误译成“美国大杏仁”。这种误译导致大多数消费者根本不知道扁桃仁、杏仁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产品。对此,尽管我国林果专家一再努力澄清,但学界的声音很难传达到相关企业和普通大众。因此,必须制定林果的统一行业标准,这样才能还相关产品以本来面目。

以下哪项最可能是上述论证的假设?

(A)美国扁桃仁和中国大杏仁的外形很相似。

(B)进口商品名称的误译会扰乱我国企业正常的对外贸易活动。

(C)“美国大杏仁”在中国市场上销量超过中国杏仁。

(D)我国相关企业和普通大众并不认可我国林果专家的意见。

(E)长期以来,我国没有关于林果的统一行业标准。

【解析】措施目的型假设题

题干:扁桃仁和大杏仁被误用(原因)→制定林果的统一行业标准(措施)→还相关产品以本来面目(目的)

E项,措施有必要,否则,如果我国已经有了林果的统一行业标准,那么就不需要制定这一标准了。

B项,措施有恶果,无须假设;

其余三项显然无须假设。

【答案】E

37. 10月6日晚上,张强要么去电影院看了电影,要么拜访了他的朋友秦玲。如果那天晚上张强开车回家,他就没去电影院看电影。只有张强事先与秦玲约定,张强才能去拜拜访她,事实上,张强不可能事先与秦玲约定。

根据以上陈述,可以得出以下哪项?

(A)那天晚上张强与秦玲一道去电影院看电影。

(B)那天晚上张强拜访了他的朋友秦玲。

(C)那天晚上张强没有开车回家。

(D)那天晚上张强没有去电影院看电影。

(E)那天晚上张强开车去电影院看电影。

【解析】题干中有以下判断:

(1)看电影

拜访秦玲,可得:┐拜访秦玲→看电影。

(2)开车回家→┐看电影,等价于:看电影→┐开车回家。

(3)拜访秦玲→约定,等价于:┐约定→┐拜访秦玲。

(4)┐约定。

由(4)(3)(1)(2)串联得:┐约定→┐拜访秦玲→看电影→┐开车回家。

故,那天晚上张强没有开车回家。

【答案】C

38~39题基于以下题干

天南大学准备选派两名研究生、三名本科生到山村小学支教。经过个人报名和民主评议,最终人选将在研究生赵婷、唐玲、殷倩等3人和本科生周艳、李环、文琴、徐昂、朱敏等5人中产生。按规定,同一学院或者同一社团至多选派一人。已知:

(1)唐玲和朱敏均来自数学学院;

(2)周艳和徐昂均来自文学院;

(3)李环和朱敏均来自辩论协会。

38.根据上述条件,以下必定入选的是:

(A)唐玲。 (B)赵婷。 (C)周艳。

(D)殷倩。 (E)文琴。

【解析】由题干知:“同一学院或者同一社区至多选派一人”,故有:

(1)┐唐玲∨┐朱敏;

(2)┐周艳∨┐徐昂;

(3)┐李环∨┐朱敏。

由(2)知,周艳和徐昂至少一个不入选;由(3)知李环和朱敏至少一个不入选。

又知5个本科生中有3人入选,故周艳和徐昂有一人入选一人不入选(4),李环和朱敏有一人入选一人不入选(5),文琴必入选。

【答案】E

39.如果唐玲入选,那么以下必定入选的是:

(A)李环。 (B)徐昂; (C)周艳。

(D)赵婷。 (E)殷倩。

【解析】由(1)知:唐玲→┐朱敏。

由(5)知:┐朱敏→李环。

【答案】A

40.有些阔叶树是常绿植物,因此,所以阔叶树都不生长在寒带地区。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反驳上述结论?

(A)常绿植物不都是阔叶树。 (B)寒带的某些地区不生长阔叶树。

(C)有些阔叶树不生长在寒带地区。 (D)常绿植物都不生长在寒带地区。

(E)常绿植物都生长在寒带地区。

【解析】隐含三段论

题干中的结论:所有阔叶树都不生长在寒带地区,只需要证明:有的阔叶树在寒带,即可反驳题干的结论。

题干中的前提:有的阔叶→常绿;E项:常绿→寒带。

故有:有的阔叶→常绿→寒带,故E项正确。

【答案】E

41~42题等于以下题干

某大学运动会即将召开,经管学院拟组建一支12人的代表队参赛,参赛队员将从该院4个年级的学生中选拔。学校规定:每个年级都须在长跑、短跑、跳高、跳远、铅球等5个项目中选择1~2项参加比赛,其余项目可任意选择;一个年级如果选择长跑,就不能选择短跑或跳高;一个年级如果选择跳远,就不能选择长跑或铅球;每名队员只参加1项比赛。已知该院:

(1)每个年级均有队员被选拔进入代表队;

(2)每个年级被选拔进入代表队的人数各不相同;

(3)有两个年级的队员人数相乘等于另一个年级的队员人数。

41.根据以上信息,一个年级最多可选拔

(A)8人。 (B)7人。 (C)6人。 (D)5人。 (E)4人。

【解析】题干中有以下信息:

A项,若一个年级有8人,则另外三个年级一共有4人,只能分别为1人,1人,2人,与(2)矛盾,不成立。

B项,若一个年级有7人,则另外三个年级一共有5人,只能分别为1人,1人,3人或者1人,2人,2人;与(2)矛盾,不成立。

C项,若一个年级有7人,则另外三个年级一共有6人,可以分别为1人,2人,3人,满足(1)(2)(3),成立。

【答案】C

42.如果某年级队员人数不是最少的,且选择了长跑,那么对于该年级来说,以下哪项是不可能的?

(A)选择短跑或铅球。

(B)选择短跑或跳远。

(C)选择铅球或跳高。

(D)选择长跑或跳高。

(E)选择铅球或跳远。

【解析】由题干知:

长跑→┐(短跑∨跳高)=长跑→┐短跑∧┐跳高

跳远→┐(长跑∨铅球)=长跑∨铅球→→┐跳远。

故,该年级队员,没有选择短跑、跳高和跳远,故B项,选择短跑或跳远,必然为假。

【答案】B

43.为防御电脑受到病毒侵袭,研究人员开发了防御病毒和查杀病毒的程序。前者启动后能使程序运行免受病毒侵袭,后者启动后能迅速查杀电脑中可能存在的病毒。某台电脑上现装有甲、乙、丙三种程序,已知:

(1)甲程序能查杀目前已知的所有病毒;

(2)若乙程序不能防卸已知的一号病毒,则丙程序也不能查杀该病毒;

(3)只有丙程序能防御已知的一号病毒,电脑才能查杀目前已知的所有病毒;

(4)只有启动甲程序,才能启动丙程序。

根据上述信息,可以得出以下哪项?

(A)如果启动了丙程序,就能防御并查杀一号病毒。

(B)如果启动了乙程序,那么不必启动丙程序也能查杀一号病毒。

(C)只有启动乙程序,才能防御并查杀一号病毒。

(D)只有启动丙程序,才能防御并查杀一号病毒。

(E)如果启动了甲程序,那么不必启动乙程序也能查杀所有病毒。

【解析】

(1)甲能查杀所有已知病毒

(2)┐乙防卸已知的一号病毒→┐丙杀已知的一号病毒

(3)查杀已知的所有病毒→丙防御一号病毒

(4)启动丙→启动甲

A项,可得:启动丙→启动甲→能查杀已知的所有病毒,故可以查杀已知的一号病毒;

又由:(3)知,丙可以防御一号病毒,故A为真。

E项是干扰项,甲可以查杀“已知的”所有病毒,不代表能查杀“所有病毒”。

【答案】A

44.研究人员将角膜感觉神经断裂的兔子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他们给实验组兔子注射一种从土壤霉菌中提取的化合物。3周后检查发现,实验组兔子的角膜感觉神经已经复合;而对照组兔子未注射这种化合物,其角膜感觉神经都没有复合,研究人员由此得出结论;该化合物可以使兔子断裂的角膜感觉神经复合。

以下哪项与上述研究人员得出结论的方式最为类似?

(A)科学家在北极冰川地区的黄雪中发现了细菌,而该地区的寒冷气候与木卫二的冰冷环境有着惊人的相似。所以,木卫二可能存在生命。

(B)绿色植物在光照充足的环境下能茁壮成长,而在光照不足的环境下只能缓慢生长。所以,光照有助于绿色植物的生长。

(C)一个整数或者是偶数,或者是奇数。0不是奇数,所以,0是偶数。

(D)昆虫都有三对足,蜘蛛并非三对足。所以,蜘蛛不是昆虫。

(E)年逾花甲的老王戴上老花眼镜可以读书看报,不戴则视力模糊。所以,年龄大的人都要戴老花眼镜。

【解析】结构相似题

题干用的是求异法,B项也是求异法。

A项,类比;C项,选言证法;D项,演绎推理;E项,例证法。

【答案】B

45. 张教授指出,明清时期科举考试分为四级,即院试、乡试、会试、殿试。院试在县府举行,考中者称“生员”;乡试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一次,生员才有资格参加,考中者称为“举人”,举人第一名称为“解元”;会试于乡试后第二年在京城礼部举行,举人才有资格参加,考中者称为“贡士”,贡士第一名称“会元”;殿试在会试当年举行,由皇帝主持,贡士才有资格参加,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二甲,三甲各若干名,统称“进士”,一甲第一名称“状元”。

根据张教授的陈述,以下哪项是不可能的?

(A) 未中解元者,不曾中会元。

(B) 中举者,不曾中进士。

(C) 中状元者曾为生员和举人。

(D) 中会元者,不曾中举。

(E) 可有连中三元者(解元、会元、状元)。

【解析】中生员,才能中举人,中举人,才能中贡士;中贡士,才能中进士;

即:进士→贡士→举人→生员。

【答案】D

【1】 【2】 【3】 【4】 【5】

分享到:

相关资讯

返回顶部